基层医生,可以不平凡,基层医院,也能有大作为。全科医生的团队,是一个几乎和患者“零距离”的团队,他们是患者的家庭医生,是百姓的健康指导老师,是居民24小时在线的就医指南…但更像是辖区叔叔阿姨们的亲人。
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是一支平均年龄仅有30岁,充满了青春活力的全科中医队伍,她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科学家精神”和发展基层中医药事业的执着信念,在平凡的医疗岗位上,谱写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篇章。
“30岁”在中医行业中只能算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面对患者的质疑,她们选择坚持、忍耐,从宣传中医药“治未病”理念做起,从“一针一罐”中医适宜技术干起,逐渐地这朵中医药小花在基层中绽放,让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扎根于基层,用精湛的中医药技术为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是她们一直以来努力和追求的目标。
当以“从阴引阳”针法针刺下极泉穴,治愈多例以手臂放射性麻木为主要症状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时候,以“神龙摆尾”、“灵龟探穴”针法治疗多例假球麻痹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缓解言语不利等症状的时候;运用眼针为患者降压而不增加西药剂量,运用中药为空腹血糖15.5mmol/L的患者调节血糖到空腹6.4,mmol/L,餐后6.8mmol/L,从而彻底摆脱糖尿病危害;运用针灸艾灸综合技术调节老年人失眠,让她们放弃抗焦虑药品,重新拥有香甜梦乡;当以“针药并用、内外并调”的方式,让婚后多年未孕的女性享受到做母亲幸福的时候…我们越来越肯定,我们可以,我们能行,我们的未来之路还需要如此坚定的走下去。
在习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感召下,同样是格桑花盛开的季节,中心分派站内3名中医师来到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和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进行中医技术支援帮扶工作。既是中医师,也是党员干部的她们,为实现“造血”目标,带出一支“永远带不走的高原医疗队”,克服了当地高海拔的恶劣气候,不同的民族风俗生活习惯,语言沟通差异等困难。当面对高海拔缺氧,急速的心慌和整夜难眠的困境时,当不满3岁的孩子哭着要妈妈回家时,当父亲身患癌症,在病痛中思念远方的女儿时,她们依然坚定的留在了那片土地,为了党的信任,为了西部贫困地区老百姓的健康事业,为了更多人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技术,为了健康中国道路,她们愿意奉献一己之力,就为了看到那淳朴的脸上挂满的微笑。记得支边期间有一位藏族大叔,双下肢水肿,乏力,尿蛋白3+,肌酐2300umol/L,黄南州医院要求病人进行透析治疗,病人拒绝,慕名来找到我们当时在隆务镇卫生院支边帮扶的中医师。通过对此病人进行详细而周密的诊断辩证后,为其开具了汤药,待病人服用半个月的汤药后,奇迹真的发生了,复查肌酐已经降到了206umol/L,尿蛋白1+。为表示感谢,这位藏族大叔送来了自家酿制的酸奶,我们的支边医生表示,这是她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酸奶,她永远不会忘记病人脸上期盼的眼神和满意的微笑。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基层医生毅然冲到了一线,作为中心党员同志最多的团队,全站职工第一时间写下了“请战书”,她们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积极参加隔离点任务、核酸采集、滨海大筛、密接人员转运,新冠疫苗接种等工作,同样是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她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让党旗时刻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的决心。
自古《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基层医生正是凭借这种承载万物、海纳百川的力量,积极发挥基层医疗优势,以一种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接好百姓健康“第一棒”,当好基层健康“守门人”。我们正如这许许多多奋战在基层医疗行业的同仁们一样,把青春奉献在了基层,奉献在了这个离人民健康事业最近的地方,在岁月流年里,以一种激扬的豪情,唱响了新时代新青年的主旋律,抒写了一首首无悔的青春诗篇。
让青春跳跃在全科医疗一线,让我们共同肩负起“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使命,用更优异的成绩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