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感染肝病高峰论坛2022年天津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暨感染病学青年学术论坛
23-04-24 来源:本站 |
2022年11月25至26日,由天津市医学会主办,天津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承办的“天津感染肝病高峰论坛·2022年天津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暨感染病学青年学术论坛”在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顺利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会议内容丰富,聚焦热点、难点,围绕急症、重症、危症及相关病因,相关的诊疗技术,个体化支持营养,内容涉及脏器衰竭、病毒、细菌、炎症、免疫、代谢、药物、营养、血管性疾病等,涵盖新理论、新技术,邀请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四川、山东、安徽、福建、广东、河北、南京、西安、长沙、重庆、天津等地知名专家教授,针对感染、肝病领域相关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奉献了一场高水准的学术盛宴。本次会议得到了来自天津乃至全国感染肝病专业医生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为期两天的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网上观看点击浏览量高达44324余人次。
11月25日上午,天津感染病学青年学术论坛开幕,天津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兼学术秘书李萍教授主持开幕式,天津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宓余强教授致开幕辞,对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向支持感染病学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医学同仁们表示衷心感谢!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贾书心教授代表主委单位向大会致辞,汇报了作为百年历史文化传承的医院,在新时期以“综合发展、精强专科、保障应急、平战结合”为宗旨,建成医、防、研、教一体的区域医疗中心,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促进天津市感染病学科发展。
会议邀请到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青年才俊40余人进行交流,全方面展现了感染肝病领域在治疗疾病及基础科研方面的新进展,会议内容十分丰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宁琴教授围绕“重症炎症相关免疫凝血分子FGL2—过去、现在和未来”阐明了FGL2介导的免疫凝血在重症肝炎肝细胞损伤中的重要作用及机制;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军教授围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共识”讲解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流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孟庆华教授围绕“肝病全营养配方食品临床的需求与挑战”总结了肝病患者在临床中的营养膳食补充需求及必要性;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赵彩彦教授围绕“个体化抗感染治疗的理论与实践”讲解了抗菌药物的选择;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宓余强教授围绕“慢性HBV感染合并NAFLD研究进展”提示我们要重视慢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的诊治,尤其是合并重度脂肪肝的患者;北京协和医院曹玮教授围绕“免疫重建不全研究进展”讲解了免疫重建不全的HIV患者的长期HAART治疗后免疫学无应答,影响患者的生存率;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项晓刚教授围绕“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治疗研究新进展”讲解了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诊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范玉琛教授围绕“甲基化分子标志物在肝衰竭中的应用研究”总结了甲基化在肝衰竭中的作用及未来的应用价值。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何英利教授围绕“终末期肝病凝血功能再认识”提示我们重视终末期肝病患者的凝血功能;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王亚东教授围绕“PSVD(门静脉肝窦血管性病变诊治进展)”阐述了PSVD的定义,流行病学及诊疗流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韬教授围绕“慢加急性肝衰竭:过去、现在和未来”阐明了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发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侯维教授围绕“分子诊断技术在肝硬化SBP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总结了分子诊断技术在SBP诊断中的优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陈若蝉教授围绕“免疫代谢调控细胞焦亡在脓毒症发病中的机制研究”阐明了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及未来的治疗方向;北京胸科医院段鸿飞教授围绕“提高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治疗水平:我们该做些什么?”总结了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临床低检出率及治疗水平的有待提高。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宋红丽教授围绕“保肝药物研究进展”阐述了保肝药物的应用及选择;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徐亮教授围绕“育龄期慢乙肝患者的治疗与管理”讲解了中青年育龄期慢乙肝患者的临床管理及治疗时机;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杨惠芬教授围绕“新冠重症高风险患者的早期用药与不同机制的药物选择”介绍了重症新冠高风险患者的治疗经验。
11月26日上午,天津感染肝病高峰论坛2022年天津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拉开帷幕,天津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兼学术秘书李萍教授主持开幕式,天津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宓余强教授致开幕辞,对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向支持感染病学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医学同仁们表示衷心感谢!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李欣教授代表主委单位向大会致辞,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原为天津市传染病医院,建院102周年,始终坚守在天津市抗击感染性疾病的前线,全院医务工作者薪火相传、踔厉前行,不断强大感染学科的建设,建成医、防、研、教一体的区域医疗中心,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继续加强医院同全国各医疗机构的相互协作与合作,为天津市感染病学科发展注入新的能量。天津市医学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熊智教授向大会致辞,代表学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参会的各位专家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指出1984年天津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成立,在甘幼强、杨大峥、张迈仑、曹武奎等几代主任委员的辛勤努力下,感染病学分会发展迅速,为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了较多的感染病学业务骨干,希望感染病学分会继续团结感染病学专业同道,促进人才培养,推进各项工作发展,拓宽视野,共同进步,努力为提高我市感染性疾病医疗水平做出贡献。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王福生院士围绕“新冠疫情防控新进展”阐述了新冠疫情的防控的重要性;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李太生教授围绕“免疫抑制人群与感染”阐明了免疫抑制人群的易感染性;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贵强教授围绕“抗微生物耐药管理和感染病学科建设”强调了耐药管理及大感染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王福生院士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 李太生教授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贵强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范建高教授围绕“NAFLD更名争议的思考”探讨了NAFLD是否有更名的必要?四川华西医院唐红教授围绕“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诊治”讲解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特点、疾病进程、合并疾病、诊断及治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围绕“积极应对慢乙肝的思考:追求S-loss与扩大适应症”探讨了乙肝相关肝癌的流行病学、抗病毒治疗对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作用及启动抗病毒治疗的时机;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毛青教授围绕“丁型肝炎研究进展”总结了丁型肝炎的流行病学数据、现状、最新研究成果、丁型肝炎病毒的特点、抗病毒策略及进展、待解决的问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磊教授围绕“难治性丙肝的诊疗策略”总结了DAAs药物的种类及耐药的情况、针对丙肝基因型的药物选择 、DAA经治失败患者的推荐意见等;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孙剑教授围绕“金字塔肝癌筛查模式,助力肝癌早筛早诊”通过肝癌的流行病学、肝癌筛查、肝癌风险预测模型、代谢因素对肝癌发生风险的影响等总结出来金字塔肝癌筛查模式。
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徐亮教授围绕“强效安全低耐药的抗病毒药物助力中国慢乙肝患者实现更高治疗目标”分别从中国慢性乙型肝炎现状及治疗目标、TAF又添新证,助力中国患者实现更高的抗病毒治疗目标两个方面阐述了慢乙肝患者的治疗目标;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李萍教授围绕“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解读”总结了临床的肝癌病例、HCC二级预防措施、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的优势;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蒋萍教授围绕“全新的广谱病原检测方案—病原体靶向测序技术(tNGS)”阐明了tNGS的背景、原理及临床价值;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卉教授围绕“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HCs)的临床治愈进展”讲解了IHCs的定义及治疗、疾病进展及临床治愈进展。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家斌教授围绕“以HuiNet为载体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阐述了HuiNet的诞生及历程、助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同时评价了结合耐药实施病例;北京协和医院刘正印教授围绕“重症感染的诊疗”讲解了重症感染抗生素应用的时机、抗生素的选用、重症感染病人的个体化治疗;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肖永红教授围绕“真菌感染与抗真菌治疗进展”从真菌感染的流行趋势、新型真菌感染和抗真菌药物进展方面进行解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赵鸿教授围绕“非结核分枝杆菌诊疗体会”阐述了NTM的高危人群、临床特点,分享了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诊疗经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胡必杰教授围绕“疑难肺部感染诊疗思维及案例分享”从研判肺部病灶是否为感染、评估可能的感染病原体类型、微生物检测明确感染病原体、抗感染药物选择和疗效验证、抗感染失败原因与策略调整和技术创新与团队能力建设几个方面进行分享;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李智伟教授围绕“布鲁菌病流行及临床特征”从定义、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治疗方面阐述了布鲁菌病的特点。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于岩岩教授围绕“脂肪性肝病进展”从流行现状、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三个方面对脂肪性肝病的阐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饶慧英教授围绕“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治”从胆汁淤积的定义、临床特点等方面对胆汁淤积性肝病进行阐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徐可树教授围绕“生物钟紊乱与脂肪肝”阐明了生物钟与脂肪肝的关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月永教授围绕“MAFLD的研究进展”探讨了MAFLD的流行病学、与肠道菌群的关系、肝纤维化的关系及MAFLD患者的预后。
本次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们,就感染病的诊疗进行了热烈而充分的研讨,学术氛围浓厚,精彩纷呈的大会干货满满,实用性强,就感染、肝病领域相关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奉献了一场高水准的学术盛宴,为推动感染病学科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次会议得到了来自天津乃至全国感染肝病专业医生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为期两天的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网上观看点击浏览量参会人次高达44324余人。天津感染肝病高峰论坛暨2022年天津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暨感染病学青年学术论坛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