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北洋急救与灾难医学论坛暨天津市救援医学学会、天津市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23-09-01 来源:本站 |
2023 年 4月22日,第六届北洋急救与灾难医学论坛暨天津市救援医学学会、天津市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天津大学召开,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刘先夺,天津市科协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边守川,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应急办)副主任林春光,天津市医学会党委书记、秘书长熊智,天津大学医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李伟锋,天津市救援医学学会会长夏群,天津大学应急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天津市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委范斌,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核事故医学应急办公室主任焦玲,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刘秀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医学学术中心主任蔡秀芳等20余位领导及专家出席会议。
开幕式上,李伟锋代表天津大学向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天津大学医学部紧密围绕“医学+”现代医学发展方向,多角度构建人才培养“高地”。天津大学应急医学研究院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助推应急医疗装备器械与药品等产业成果转化,已实现多项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下一步希望通过北洋国际急救与灾难医学论坛,借助天津市救援医学学会、天津市医学会等学术平台,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救援防护医学》新书发布仪式
团标发布仪式
熊智书记对此次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北洋国际急救与灾难医学论坛为专门从事应急医学、急诊急救、创伤救治、危重症救治、国际救援等专业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搭建了一个国际性学术平台,并表示在天津市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委范斌教授的带领,分会科研、教学、培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汇聚国内外学者共同促进学术繁荣与创新,凝聚了学术团体学者智慧与力量。希望与会专家学者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密切学术交流、加强科技合作,助推我国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边守川代表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北洋国际急救与灾难医学论坛已经成为我市极具影响力的品牌论坛。天津市救援医学学会、天津市医学会成立多年来,在科普、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多措并举,为我市公众自救互救技能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加速推进应急医学体系建设储备了专业人才,为应急医学领域研究打下坚实基础与有力支撑。希望学会与天津市救援领域各方力量持续开展深度的合作交流,分享前沿、凝聚共识,争取实现资源聚合优势,不断产生新突破,为全国应急救援行业发展增砖添瓦!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救援防护医学》新书发布会、《卫生应急相关团体标准(二)》(10 项)发布会;为新成立的天津市救援医学学会医工转化分会、烧伤与创面修复分会、 应急护理分会三个分会主委及副主委颁发证书 。
开幕式后,围绕急救与应急体系学科建设、拯救生命、核与辐射应急、创伤救治、医工结合、应急救援培训等前沿热点展开专题报告。刘先夺主任就《加强急诊急救体系建设提高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进行专题分享,他首先介绍了我市医疗资源急诊急救体系建设现状、突发事件应急制度建设,及以急诊急救为核心的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1+6”急诊急救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工作,并就下一步如何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提出可行性意见及建议。樊毫军教授介绍《拯救生命计划(SLP)-医工结合推动生命支持领域的新革命》,该项目由天津大学应急医学研究院牵头,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起的公益项目,通过政府引领,三甲医院、120急救中心、社区医院以及社区居委会联合推动,预期实现5年推广至200个城市,每年可拯救10万名猝死患者的目标。范斌主委围绕《国内外灾难医学培训现状与启示》,系统阐述国内外灾难医学培训现状,并且从卫生应急培训标准、师资准入、教材规范、培训内容和创新培训方法,以及培训相关科研等方面提出了自己见解。随后,美国马里兰创伤医学中心主任、马里兰大学休克创伤中心委员Peter F.Hu 教授,美国灾难医学与公共卫生协会执行主任James J. James教授,焦玲,夏群,刘秀云等12位专家,围绕《严重创伤的复苏救治策略》、《美国灾难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科》、《核辐射医学救援与救治》、《脑创伤的多模态监测及个性化脑保护》等主题进行精彩分享,呈现了一场急救与应急医学饕餮盛宴。
范斌主委作报告
樊毫军教授作报告
最后,天津大学北洋青年学者们围绕挤压伤救治、生命支持技术、重大自然灾害监测等医工管多个研究领域,分享了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的研究进展。学者们踊跃交流,学术氛围融洽,为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专家讲座
本次大会共有来自天津大学医学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天津大学津南医院、天津市胸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等单位21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进一步拓宽了应急救援医学与多学科交叉发展方向,夯实打造了应急救援医学领域高质量高水平学术交流合作平台,提升了我市急诊、急救和应急医学体系建设与急救重症救治能力与水平,推动了我市急救与应急救援医学蓬勃发展。
合影留念